“红芋饭,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这是淮北地区早年颇为流行的一句顺口溜。不知道是自己忘本了,还是当年红芋吃得太多,现在即使看到烤得焦黄的红芋也没有什么胃口。更意想不到的是,红芋面做的黑窝窝头竟摆上了高档饭店的餐桌!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小麦、大豆等农作物产量普遍较低,小麦亩产300来斤就算高产了。农村家庭孩子较多,一家七八口人算是正常,种植小麦、大豆等农作物难以养家糊口。不知从何时起,哪位聪明人从外地引种了红芋,这种作物不仅栽培简单,而且产量较高,为解决淮北地区,乃至我国广大地区人们的温饱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
红芋,是淮北地区老百姓对红薯,学名甘薯的通俗叫法,是七八十年代,甚至是九十年代当地种植的当家品种。一般在春季或夏初栽植,国庆节前后起获。收获的红芋即薯块,除少部分食用和留种外,剩下的要人工切成片状,撒在田里晾晒,晒干后拉回家储存,这也是一年当中最繁忙最累的时候。好的红芋片,或磨成面做成窝窝头食用、或卖钱用于日常开销。
红芋收获时节,农民最关心的就是天气了。红芋片晾干大概需要一周左右时间,期间最怕下雨,尤其是连阴雨。那时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从乡村大喇叭或收音机里获得,准确率不高,预报时效也就是24小时、48小时吧。因怕到手的红芋片霉变或烂掉,村里男女老少齐出动,要赶在雨前把晾干的红芋片抢拾回家,遇到快要下雨时,就会出现半夜三更起来抢拾红芋片的情形。我曾是这捡拾大军中的一员,也曾因夜盲症误入村后的水塘,差点丢掉小命。即使这样,每年仍会发生因天气预报时效短、预报不准,造成大量红芋片霉变或烂掉的情况发生,只好贱卖到酒厂换些油盐钱。半年的心血算是白费了。
也许是红芋片霉变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我,中考志愿填报了南昌气象学校,很荣幸成为一名气象工作者。三十多年来,见证了气象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
要说变化最大的,当属地面气象观测了。记得刚工作的时候,观测气温湿度用的是干湿温度表、双金属片温度计和毛发湿度计;观测气压用的是动曹式水银气压表和空盒气压计;观测降水量用的是雨量筒和虹吸雨量计;观测风向风速用的是EL型电接风;观测日照用的是暗筒式日照计,以及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都需要进行人工观测、编报、整理及报表制作等,非常辛苦。定时观测编报,要求在规定的几分钟内完成,否则就会算迟报,甚至可能造成错报,非常紧张,以至于现在常会在迟测、迟报、错报或漏报的恶梦中惊醒。
随着国家对气象事业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气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地面气象观测已由人工,逐步发展为半人工半自动化,目前已实现全部自动化,每分钟实时上传自动采集的气象数据。2020年4月1日起,国家气象观测站取消了人工定时观测和值守班,业务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预报服务工作中去。近二十年来,每个乡镇先后安装了多要素自动气象站,高速公路沿线也安装了众多的交通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气象要素的变化。
关于天气预报。较早的是业务人员每天定时收听并记录天气形势,绘制天气图,用气象专用传真机接收打印日本、欧洲以及我国的预报传真图,通过认真分析作出预报结论,并通过广播、警报机对外发布。
随着天气预报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多次升级换代,预报预警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预报视频会商系统的应用,业务人员可以足不出户收听收看国家及省市气象台专家对天气形势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另外,天上的风云气象卫星,地面的天气雷达,不分昼夜全方位地监测天气变化,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MICAPS4、气象资料信息共享、短时临近、市县预报预警一体化等平台或系统的投入使用,业务人员可以及时获取大量的气象信息,了解未来几天、几小时甚至半小时内所在地区可能受到的天气系统影响,以便提前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为决策部门和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对外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除常规的广播电视手段外,手机短信、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更受广大群众,尤其是中青年群体的欢迎。当可能出现特别重大气象灾害时,就要启用应急广播系统了,可以使所在区域的每位群众收听到本地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生命财产遭受伤害或损失。
现在,红芋种植的少了,也变得金贵了。也许是上了年纪,小时候起红芋、切片、拾红芋片的情形仍时常浮现;红芋片因受雨淋而霉变或烂掉的情形仍历历在目,但我坚信,在气象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情形不会,或者说很难再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