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培训个人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财政培训个人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政培训个人总结1
8月31日至9月20日,区财政局对财政系统的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局组织的这次学习培训,内容丰富,安排科学,注重实效,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可谓是“带着问题来,满载成果归”。在第一天的开班典礼上,局领导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当中也着重提到了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吴局长对这次培训班的学习很重视,他再三强调,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财政干部的自身素质和综合工作能力。
这次的集中培训,学习时间长,参训人员多,师资层次高,内容紧贴实际,学习安排合理,通过精心的组织安排,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达到了增长知识,开拓思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进友谊的培训目的。现就这次培训情况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为举办好这期培训班,局领导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目的就是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培训学习环境,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师资层次高,培训内容丰富。此次培训班所邀请的老师都是从事财政工作的人员。他们理论功底深厚,工作经验丰富,讲座的内容既有针对性,而且还具有前瞻性。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遵循财政干部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要求,我们学习了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会计、政务礼仪、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体制改革及乡财管理等等,从不同方面拓展了我们的思维和知识面,对改善知识结构、丰富阅历、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也有很大的启发。
三、组织管理严格。在开班之初就制定了学员守则,在开班典礼上吴局长也明确提出了“认真学、努力学、自觉学”的要求。学习过程中大家都能遵守则规定和纪律,尊敬老师,团结互助,充分展现了朝天财政干部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学习风气浓厚,活动丰富多彩。在培训过程中,还组织了篮球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家都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通过这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把它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业务能力的一个难得机遇,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20天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我们又将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但领导、老师的指导,对我们今后的业务和工作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领导、老师们的辛勤劳动也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会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各自工作中去,用我们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理念,去创新工作,提升能力,以财政工作为平台,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学员之间结下的友谊也必将成为我们相互勉励和勤奋工作的动力。20天的短暂学习生活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必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留下无法估量的影响。
财政培训个人总结2
4月16日至4月19日,局里邀请到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四位专家对财政系统干部进行了业务素质提升培训。通过为期四天的培训,我们认真学习了省直管县体制下基层财政的应对策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管理、哲学思维与领导能力、《大学》《中庸》导读等专业及综合课程,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财政工作,懂得了一名合格财政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通过培训,不但提升了业务理论水平,学会了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增强了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受益匪浅。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财政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新时期、新阶段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创新财政工作方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我局举办的这次培训班不但及时,而且培训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对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促进。通过在培训班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了建立更加科学化的财政管理体系、财政运作程序对财政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以科学的管理思路为基础,才能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的财政工作机制,强化和提升财政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助推我县的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培训班的学习期间,面对各位授课专家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我深感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要适应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财政改革在思想政治、组织协调及业务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新要求,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好一切有利于提高财政效能和工作水平的新知识,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多动脑子,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借鉴吸收其他人的好经验。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较短,但却给了我强劲的动力和有益的启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坚持长期地学习,做到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把自己锻炼打造成高素质、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学习同自身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紧密联系起来,搞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实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我的工作中去,努力增强财政事业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这次学习培训的成果从表现形式上是无形的,但它对落实强化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所产生的潜在作用是无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培训的成果在无形中决定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成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做好财政工作科学化的信心,把我对财政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全部倾注到具体工作当中。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财政职能要科学地发挥作用,就要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工作去体现、去落实。因此,在工作的细微处体现财政科学化的本意,落实财政科学化的要求,将是我工作的目标和核心任务。
这次培训时间紧,课时少,授课面广,学习强度大。在培训班结束之后,我会按照授课老师们的要求,把学习融入我的工作和生活,通过持之以恒地学习提升能力、完善素质、坚定信心、开阔视野,并把学习的收获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促进财政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我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财政培训个人总结3
财政学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国家如何从社会生产成果中分得一定份额,并用以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财政资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而反映的经济关系。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的基本理论。
财政的基本理论包括:财政是什么?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哪里?作为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与国家(政府)、与经济的关系如何?财政有哪些职能?财政职能的范围有多大?财政活动的决策机制是什么?等等。
(二)财政收支。
财政学是关于政府的财政活动的学科,政府的财政活动要具体分为财政的收和支。以此,财政学要研究政府如何收、如何支,支出在什么地方,收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以及收支有哪些规律,在收支过程中对经济运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怎样通过收支来影响经济运行,达到政府既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三)财政政策。
在现代经济运行中,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财政作为政府的经济行为,政府的经济政策主张必定要通过财政收支活动贯彻到经济运行当中;同样的道理,一定的财政收支活动也必然要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从现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其两大支柱,财政政策的选择和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现代财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政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政策的决策机制、政策工具的选择、政策效果的评价等都属于财政学的研究范畴。
(四)财政制度。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财政进行收、支活动时,必然要在一定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框架下进行,所以,研究财政收支活动离不开财政制度的研究。如,税率的高低、税种的设置要通过税收制度来确定;财政收支安排要通过预算制度来规定,并通过一定的审计程序对其执行结果进行审计和监督;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划分,要通过一定的财政管理体制来规定;公债的发行、管理及市场活动都要通过相应的制度来规范。财政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政府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作为财政学的研究范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特殊分支。对经济进行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经济学为经济研究提供和了基本的理论方法。而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则是在经济学提供的一般经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从某一个侧面或领域来研究,从而使经济学更进一步深化的。财政学就是运用一般经济理论来分析、研究政府的财政活动的一门学科,他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财政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就是亚当·斯密从经济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分析财政问题开始的。学习财政学,让我对财政学所研究范围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财政有了一定的体会。
财政,英文为finance,其实,现代的finance含义:可译为财政,也可译为金融,还可译为财务或筹资。在我国“财政”一词的使用是近代的事。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理财、度支、国用等,意思就是现代所说的财政。在原始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氏族和部落联盟的分配便产生和发展起来。这就是原始公共分配,或称为原始社会财政。原始财政是以原始公共权力为主体,以满足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公共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国家产生之后,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在这里,国家代表着这种公共权力。于是,使产生了这种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这就是国家财政。国家财政产生以后,伴随着国家形态的发展变化。又经历了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财政这种公共分配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本前提,因为如果社会没有剩余产品,就没有可供公共分配的对象。二是公共权力的产生。公共权力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必要前提。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基于财政这一种经济行为产生的客观事实,财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阶级性与公共性。
从阶级性来说,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政府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既然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分配的经济行为,财政就一定要为不同社会形态国家的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各个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财政所体现的阶级性是不同的,但财政始终是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从公共性来说,财政是为国家或政府执行其职能提供财力的,自然具有公共性。财政公共性不是因为冠以“公共财政”的名称而存在,而是因为财政本身的属性天然具有公共性。
二,强制性与无偿性。
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通过法律法规来实施的。与市场等价交换不同,政府对企业和个人征税或收取费用,并不是遵循自愿原则,而是采取了强制措施。在这里,无论纳税人或缴费者是否自愿,只要发生了应税行为或缴费行为,他们就必须纳税缴费,任何形式的抗税、偷税都是违法行为。财政的无偿性来自于财政的强制性。正由于财政具有无偿性,政府对纳税人就必须采取强制性征税,因为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归国家所有,对纳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
三,收入与支出的依存性。
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收入与支出的统一性就是财政分配。没有收入不可能有支出,没有支出,收入也将失去意义。财政的意义就在于:政府的存在离不开财政。只要存在政府,就必然存在财政。然而人们并不了解它、认识它,人们为了证明这一基本道理,却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就像历史上明末李自成起义,就是由于无法解决财政问题,也就无法约束军队抢劫行为,于是,群众由支持转向反对,这就是导致李自成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政府一旦建立,就必须有自己的财政,其理论依据是:一,政府必须依靠财政手段来统一筹措资金,才能保证政府服务的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二,政府必须通过税收来筹措财政资金。由于税收来自当年新创造的财富,比起以前没收累计的财富来,其收入更加广泛,更加及时。可见,财政是维持政府存在的物质基础,政府离不开财政,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由财政统一筹措和供给资金,这是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